常見涂層弊病 | 產生原因 | 預防措施 |
流掛、流淌 | (1)涂料的密度大。在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顏料、填料 (2)涂層過厚。流掛與流淌的難易與涂料厚度的3次方成正比例 (3)涂料粘度過低或攪拌不均勻 (4)施工環境溫度過低,濕度大,涂料干燥遲緩 | (1)適當調整配方,要慎用密度大的顏填料 (2)嚴格控制施工涂層的厚度,根據不同涂料的施工要求進行,不可過厚 (3)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,不同類別的涂料應按其要求的粘度施工 (4)施涂環境溫度一般應保持在10℃以上,相對濕度要小于85% |
露底、遮蓋力差 | (1)涂料中顏料的含量過低、填料的含量過高 (2)涂料攪拌不均勻 (3)涂料粘度低,涂刷過薄 (4)基材與預料的顏色相差過大 | (1)適當的增大顏料用戶量,調整顏料、填料的用量比例 (2)在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充分攪拌使均勻 (3)適當增加增稠劑用量,達到產品標準粘度,施工時應精心操作,力求厚薄均勻 (4)當基材顏色過深、涂料顏色過淺時,可適當增加涂刷涂料工序或增大涂料中顏料的用量 |
刷痕、輥筒痕 | (1)涂料本身的流平性差 (2)刷子、輥筒過硬 (3)涂料的顏料/基料比例不合適,顏、填料含量過高 (4)基材過于干燥,施工環境溫度過高 | (1)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機增稠流平劑來改善流平性 (2)根據所用涂料選用合適的刷子及輥筒 (3)調整涂料的顏料/基料比例,增加基料用量 (4)對基料施涂封閉底液,避免在溫度過高條件下施工 |
裂紋、裂痕 | (1)基層未處理好,有粉塵、油污等 (2)涂料所用基料過少或成膜助劑用量不夠 (3)施工溫度過低,涂層過厚 (4)底涂層 未干即圖面涂層 | (1)按施工規范處理好基層 (2)增加基料或成膜助劑用量,所用基料在施工溫度下能成膜 (3)施工溫度在10℃以上,按工藝要求嚴格控制涂層厚度 (4)底涂層須干燥后方能進行面涂施工 |
剝落 | (1)基層未處理好,表面有浮沉、油污等贓物 (2)膩子層未干,底涂層干燥不充分 (3)基材過于光滑 (4)施工溫度過低 | (1)基層處理干凈,使之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 (2)嚴格遵守施工工藝規定的干燥條件,膩子層干燥后進行下道工序 (3)采用界面處理劑處理基材,以增加粘接強度 (4)施工溫度在10℃以上 |
褪色、發花 | (1)受日光和化學藥品等的作用,使顏色變質 (2)顏料分散不好或2種以上顏料混合不充分、密度相差過大 (3)基層堿性過大 (4)施工現場附近有能與顏料起作用的氨、SO2等發生源 | (1)選用耐候性好的顏料(如氧化鐵、酞箐藍系顏料)配色 (2)調整分散劑用量或選用分散效果好的分散劑 (3)基層PH值要小于10 (4)講氨、SO2等發生源遠離施工現場 |